
逢年過節(jié)各族居民載歌載舞相聚共品美食,,“民情日志”密密麻麻記載著少數民族重點關注對象的情況,,“連心卡”為各族居民架起“連心橋”……迎澤區(qū)廟前街道南海二社區(qū)少數民族居民較多,社區(qū)黨委書記孔奇芳通過精細化服務,,將各族居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社區(qū)宛如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多民族 特色明
漫步于南海街各街巷,,濃郁的民族特色撲面而來,。裝飾頗具民族特色的餐飲店,身著不同民族服裝的居民……讓人感受到民族多樣性,。
廟前街道南海街二社區(qū)位于南海東街北一巷,,轄區(qū)范圍為南海街以東,解放路以西,,水西門街以南,,南海東街以北。常住居民約3671人,,其中有140名回、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居民,。
少數民族居民較多,也對社區(qū)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對孔奇芳而言,,如何深入細致地服務好大家,將各族居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成為一個課題,。
服務精 感情深
“安大娘,78歲,,回族,,目前居住在南海東街北二巷,老伴已經去世,獨自居住,。身體狀況不太好,,有腦外傷后遺癥,血壓也比較高,,平常需要吃治療心臟病的藥,,去年骨折了兩次,最近才開始不拄拐棍,,但是身體也不太麻利……”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孔奇芳對安大娘的情況了如指掌。不止安大娘,,在她厚厚的“民情日志”上,,密密麻麻記載著需重點關注的少數民族居民的情況。根據大家的需求,,孔奇芳組織社區(qū)工作人員給予上門親情陪聊,、逢年過節(jié)送米面油等相應服務。
“孫女考上了研究生,,家里實在困難,,想向學校申請助學金,能不能給她開個證明,?”幾天前,,孔奇芳接到八旬回族居民劉奶奶的電話。原來,,為了服務好少數民族居民,,孔奇芳專門為大家制作了“連心卡”,上面標注有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劉奶奶的兒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老人的孫女很爭氣,,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卻為學費犯愁??吹健斑B心卡”,,老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撥通了孔奇芳的電話,。孩子上進是好事,,孔奇芳二話沒說,按照程序開好了家庭經濟情況證明,?!斑B心卡”成為社區(qū)連接少數民族居民的“橋梁”,。
冬至組織“民族餃子宴”,春節(jié)各族居民載歌載舞,,端午匯聚一堂包粽子,,中秋同品月餅增進民族感情,日常還有各類插花,、剪紙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活動……南海街二社區(qū)的民族活動是一大特色,,在頻繁的接觸中,各族居民的感情愈發(fā)深厚,。
“石榴籽”團結緊
“安大娘做的炸油香可好吃呢,,每次回族節(jié)日都給我們送!”提及回族老人安金蓮,,漢族居民贊不絕口,。炸油香是回族的特色小吃,更是連接民族情誼的“使者”,。
“還說我呢,,你們不是還經常給我送腌酸菜嗎。社區(qū)干部知道我身體不好,,常常打電話關心我的身體情況,。”78歲的安金蓮熱情地回應,。
68歲的回族居民劉淑琴自從搬進高層,,和鄰居的互動不是那么頻繁了。但幾年前她生了一場大病,,漢族鄰居紛紛上門問候,,讓病榻上的她感受到鄰里們的熱情?!吧钤谀虾=?,社區(qū)精準服務,各族居民相親相愛,,讓人心里很溫暖,!”劉淑琴感慨著。
南海街二社區(qū)先后獲得過山西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社區(qū)建設示范社區(qū)等榮譽,。
“人們愛吃石榴,,細細觀察,石榴籽緊密相連,,正如我們社區(qū)的各族同胞,,彼此守望,,相互關照。社區(qū)將繼續(xù)在民族團結工作上下功夫,,織密民族團結同心網,,構建睦鄰友好團結共同體,提供更為精準暖心的服務……”孔奇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