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抹茶香沁心田,,百年老店喜開顏。
一場秋雨過后,,漫步在尚未揭開神秘面紗的鐘樓街,。民國風格的建筑物鱗次櫛比,如同一幅傳世丹青畫卷緩緩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隨之浮現(xiàn)于腦海中,。
在這次鐘樓街提質改造中,有一幢古色古香的兩層樓建筑引人注目,,“乾和祥”三個燙金大字在黑底的映襯下極有風骨,。這是我國八家老字號茶莊之一、山西茶行業(yè)唯一的“中華老字號”,、有著上百年歷史的“乾和祥”茶莊,。原址回遷的喜訊傳開,老茶客們企盼老店馥郁歸來,。
一店有“三寶”
“我們一家老小都喜歡喝‘乾和祥’的茶,。”白麗女士是“乾和祥”的老茶客,,每次來買茶時,,她都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鐘樓街“乾和祥”茶店,,購買每公斤100元的茉莉花茶,,一個紙質茶包0.5公斤,喝了30多年,,一年四季,,天天不斷,。“沒辦法,,離不開了,。”她說,。
太原人津津樂道的是“乾和祥”的“三寶”:拼配技藝,、斗形包裝、蓋碗茶文化,,獨特的包裝,、周到的銷售服務,增加了“乾和祥”的辨識度,?!扒拖椤眲?chuàng)立百余年,而拼配茉莉花茶的味道始終如一,。其斗形包裝,,有著美好的寓意——“方方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方可日進斗金”,。“乾和祥”一直采用草棉紙包裝茶葉,。草棉紙隔潮、柔軟,,茶葉不易跑味兒,,非常環(huán)保。
原址回遷的“乾和祥”,,無論店鋪設計,,還是購物體驗方面,“雅”字貫穿始終,。要賣茶,,三分雅,雅致的店貌一直是“乾和祥”茶莊的標配,。新“乾和祥”茶莊按照原貌修建而成:門頭銅匾兩旁分別鑲嵌有“龍團”“鳳髓”兩塊小匾,;一副寫有“茶采岳嶷無雙處,莊設香極第一家”的對聯(lián)掛在茶莊大門兩側,,莊重而典雅,。
今年8月,“乾和祥”茶莊正式開始內(nèi)部裝修,。裝修對于“乾和祥”而言,,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裝修設計方案幾易其稿,最終敲定,。在原店風貌基礎上,,凸顯了民國風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風格,青色磚墻,、實木梁柱,、銅質裝飾、梅蘭竹菊的磚雕,、造型雅致的大紅燈籠……滿眼都是老字號的影子,。
茶葉博物館
“記得小時候,爺爺天天泡一杯濃濃的茉莉花茶,,我是打小聞著花茶香味兒長大的?,F(xiàn)在我也迷上了這一口兒,招待外地朋友也用‘乾和祥’的花茶,,性價比高,,味兒也正,這才是咱老太原的味道,?!笔忻裉K強說,他收藏了一套寫有“百年乾和祥”字樣的茶具,,十分別致,。鐘樓街改造工程完美收官之際,百年老字號“乾和祥”將成為鐘樓街上集茶文化推廣,、茶體驗,、茶餐飲于一體的綜合體。屆時,,“乾和祥”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的茶葉博物館也將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
賞古樸、雅致之美,,存清雅,、閑適之樂,從茶到器,,從器到席,,從席到空間,都經(jīng)過了精心設計,,無不滲透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體現(xiàn)了恬淡厚樸的茶境界。
顏值刷新,企業(yè)文化內(nèi)核也同步刷新,。步入店內(nèi),,茶葉博物館設在一樓,文化展示區(qū),、散茶檔口,、中庭禮盒區(qū)、有機茶展示區(qū),、精品茶具展示區(qū),、茶飲休閑區(qū)有序陳列,不僅涵蓋上百種茶葉,、茶具,、茶衍生品,還增加了茶飲等產(chǎn)品,。
“乾和祥”歸來
新“乾和祥”茶莊的面紗還未正式掀開,,每天前來一探究竟的茶客絡繹不絕。家住大南門的梁先生近來一直在附近轉悠,,“我就盼著能早點兒坐在原址回遷的店里,,約上好友,喝一口那原汁原味的老茶湯,?!狈昴赀^節(jié),酒足飯飽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沖泡一壺“乾和祥”的茉莉花茶,濃郁的香氣頓時充滿整個屋子,。
“在外漂泊了30多年,,現(xiàn)在‘乾和祥’終于原址回遷了,真是件大喜事?。 薄扒拖椤辈枨f經(jīng)理,、非遺項目技藝傳承人張俐麗很興奮,。
張俐麗算了一筆賬:目前“乾和祥”在崗人員17人,加上退休職工在內(nèi),,每月僅工資一項支出就需10多萬元,。新店的面積是原來的一倍,加上人員數(shù)量的增加,,這意味著銷量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一倍,。
創(chuàng)業(yè)的日子剛剛開始。如何把老字號的金字招牌擦得越來越亮,“乾和祥”人陷入了思考,。
南方優(yōu)等春茶加上廣西橫縣的茉莉花,,三窨一提,四窨一提……撲鼻的茶香,,想想都很美,。這是“乾和祥”的味道,這是太原人揮之不去的味蕾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