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來簇如蟻,。中流軋軋櫓聲輕,,沙際紛紛雁行起?!边@是明代詩人張頤描繪古晉陽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詩句。日前,,“汾河晚渡”景點在太原市汾河景區(qū)建成開放,,廣大市民可以在此領(lǐng)略到昔日夕陽西下時汾河渡口的唯美景色。

昔時的太原,,行人需擺渡到汾河對岸,,傍晚時分,帶著急切回家的心情,,人在船上,,心已到碼頭,,渡口成為人們回家的希望所在。同時,,此處也是西山落日最佳觀景點,,夕陽斜照,紅霞滿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影移,游人泛舟其間或憑欄遠眺,,如畫美景,,可一覽無遺。被譽為孕育三晉大地母親河的汾河,,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也是黃河第二大支流,從北至南貫穿太原城市中心,沿太原城區(qū)蜿蜒而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汾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fù)工程,開啟了生態(tài)化,、全流域,、系統(tǒng)性治理新探索。經(jīng)過努力,,如今的汾河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市民漫步休閑,,汾河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也給汾水之濱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在汾河三期項目基礎(chǔ)上,,太原市通過對原有景觀廣場的改造,,深入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動展現(xiàn)厚重城市底蘊,,新建的“汾河晚渡”景點包含廣場,、景石、駁岸,、畫舫,、取景平臺、觀景平臺,、休閑廣場,、綠化種植等配套工程,。其中“汾河晚渡”石,長28米,,寬9.4米,。建筑最高處距離水面9.5米。建筑層以觀景和游歇功能為主,,二層為觀景閣樓,。站在觀景平臺上遠眺西山,賞水波斜陽美景,,將晉陽橋,、畫舫、汾河美景,、西山天際線,、落日清暉整體放在一幅畫面之中,新建成的“汾河晚渡”景點在落日余暉下顯得格外絢麗,。

“汾河晚渡”這一古晉陽勝景以嶄新的面貌重現(xiàn)汾河景區(qū),,必將成為太原城又一道和諧、靚麗和富有人文氣息與文化內(nèi)涵的全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