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從省人社廳傳來消息,,省人社廳,、財政廳印發(fā)了《山西省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目錄和費用限額標準》,對我省現(xiàn)行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的項目和費用限額標準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輔助器具有所增加,輔助器具最低使用年限有所縮短,。
本次調整增加了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項目內容,,從原本的46項增加為75項,包括國家規(guī)定的70項和我省原目錄中保留的5項,,保留的項目包括肩離斷肌電假肢,、小腿接受腔,、大腿接受腔等。同時,,提高了項目費用限額標準,。新標準最高限額采用中西部地區(qū)十個省(區(qū))的平均值,較好地反映了該產(chǎn)品的合理價格,,總體上,,最高限額標準在原來的基礎上略有提高。經(jīng)測算,,省屬國有重點煤礦的輔助器具配置,,費用預計增加278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工傷職工的輔助器具最低使用年限有所縮短,,假肢類輔助器具的最低使用年限的平均值由原來的5.2年降低到3年;矯形器類輔助器具由原來的平均3.9年降低到1.5年,;生活類輔助器具由原來的6.4年降低到3.7年,。平均降低了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