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諾大的堆滿貨物的廠房,,一條一米見寬的轉動著的傳送帶,,傳輸帶旁,七八個工人在忙碌地搬卸著傳過來的貨物,。"昨晚又是凌晨四點才下班,,最近這些天都是這樣,。"正在傳送帶旁忙碌的搬運工張煜告訴記者。
貨運量激增
1月20日晚上七點多,,從長風街一路東行,,穿過長風高速口,,行至東峰路南端,,道路上驟然出現(xiàn)許多大貨車,與一輛輛貨車排著隊,,東行數(shù)百米,,就到達山西一路發(fā)物流有限公司。
當時天色已經黑下來了,,可這里卻燈火通明,,各式貨車川流不息,動力叉車往來于貨車之間,,車流中是卸貨裝車的人流,,不時響起的汽笛聲喇叭聲,空氣中彌漫著的濃濃柴油味,,都在昭示這里的喧囂與繁忙,。
“從去年12月份起,我們的貨物量就開始增長,,兩個月了,,漲幅大致是30%左右,。”山西一路發(fā)物流有限公司人事處杜女士告訴記者,,每年從頭年年底12月份到來年過年前,,貨物吞吐量都會增加,主要原因是各縣市零售商為“兩節(jié)”市場備貨,。今年貨運量漲幅與往年差不多,,但比較集中,進入一月份,,每天進場的單是4.2米長,、載重達到12噸的箱式大貨車要達到數(shù)百臺。為應對貨物吞吐量的增長,,他臨時擴招了許多臨時裝卸工人,,這段時間在場工人比平常增加了將近20%。
12小時堅守
走進公司中心區(qū)域的分撥廠,,就看到開頭的一幕,。小伙子張煜就是擴招的一名裝卸工,當時他和其他工人正在這條不停轉動著的傳送帶旁,,搬卸著貨物,。
據(jù)他講,這條傳送帶一頭是卸貨的車,,另一頭是裝貨的車,,卸下來的貨經過他們分揀,拉運到不同的車庫口,,裝車運送,。通常傳送帶旁有八個人值守,每人負責兩個地方,,包括晉中,、平遙、榆次,、太谷,、方山、柳林,、襄垣,、興縣,他們的崗位叫分揀工,,分揀工的工作就是,,守候在傳送帶旁,將屬于自己負責區(qū)域的包裹取下來,擺放在身旁的物料托盤上,,托盤放滿之后,,用叉車運到所屬出庫口。
說起來這活比較簡單,,實則非常辛苦,,暫不說貨物大小體積重量,單就是工作時間就特別熬人,,他們從下午三點到達工作崗位后,,一直要工作到凌晨三點,貨物多的時候,,工作時間經常就超過12個小時,。12個小時,不停從傳送帶搬下來,,放到托盤上去,,一遍又一遍重復。碰到大件,,對身高1.65米的張煜來說真考驗體力了,,那天,張煜遇到一個掛車輪胎鋼圈,,“真是用了吃奶的勁了,。”他這樣描述,。
為了心中的夢
“困嗎,?”“困啊,尤其到凌晨二三點左右,,真困,。”“累嗎,?”“累得時候就靠在貨上歇歇,,想想老婆孩子也就可累點,?!?/p>
今年28歲的張煜是山西方山人,在富士康工作八年了,,“我是線長呢,,”他驕傲地說:“我在金加車間負責一條線的生產?!?月17號富士康放假,,他又應聘來到物流公司。“趕年前再掙點錢,,總不能閑著,,干一天就能賺140元?!彼f,,“父母六十多了,我爸愛抽煙,,我準備過年給他買兩條煙,。”
這些年,,張煜租住在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看到身邊一些同事陸續(xù)買了房,他也動了心思,,他說:“父母年紀大了,,就得靠自己了,多賺點錢,,爭取也買個房,,在太原就有自己的家了?!?/p>
這個就像大倉庫的分撥廠,,四面并無更多遮擋,跟戶外差不多,,采訪時間不長,,記者只感覺寒氣逼人,從腳底涼透全身,,身體就像被冰封了一樣,,徹骨的冷,當時才不到晚上八點,,很難想像凌晨的倉庫有多寒冷,。
返程途中,望著頭頂那輪皎潔的明月,,突然萌生一個愿望,,希望張煜們的夢想能實現(xiàn),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