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黃河,,自巴顏喀拉奔涌而下,在濟南城北舒展成一段金色綢緞,。這座被泉水滋養(yǎng)的千年古城,,早已將黃河的饋贈釀成舌尖的詩意。
從把子肉的江湖豪情,,到奶湯蒲菜的時令之美,,再到魯菜的精湛技藝……每一縷香氣都在拆解著濟南這座魯菜重鎮(zhèn)的味覺基因,每一聲鼎鑊和鳴都在續(xù)寫黃河岸邊的煙火傳奇,。
美食,,從來都是丈量城市溫情的標尺。且讓我們循味而至,,在油鹽醬醋構筑的時空經緯里,,解碼這座泉水之城的千年文明和生活智慧。
把子肉:黃河岸邊的江湖豪情
若要用一種食物來代表濟南,,把子肉必須榜上有名,。
作為五花肉一族中的“扛把子”,把子肉精選肥瘦相間的豬肉,,一斤切成數(shù)塊,,用青蒲草或馬藺草捆成一把,浸泡在秘制的調味醬中,,猛火開鍋,,文火慢燉,雖稱不上精致,,卻像山東人特有的秉性,,率直豪爽,,實實在在。
你看它,,一長條大肉,,濃油赤醬、五花三層,,泛著琥珀色的光,。一口咬下去,先是微微發(fā)焦的豬皮,,再是肥瘦相間中緩緩釋放出咸香的醬汁,,扒拉幾口浸透了肉汁的大米干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即化,任誰不被香迷糊,?
關于把子肉的由來,,版本不一。有人說,,它與古代的一種公祭有關——祭祀結束后,,主祭人會將祭祀剩下的肉切成長方塊分給眾人,是陸游“分胙雖薄少,,要是鄰里情”在齊魯大地的詩意轉化,。
也有人說,想當年劉備,、張飛,、關羽桃園結義后,屠戶張飛就燉了一鍋口口留香的把子肉,。后來,,一位隋朝魯?shù)孛麖N又將其做法完善,并與劉關張“拜把子”的傳奇結合,,這才成就了今日溢滿江湖豪情的濟南把子肉,。
傳說已不可考,但把子肉卻早已融入濟南人的日常,。著急吃早飯,?來份把子肉米飯,省事兒,!中午跟同事吃啥,?走,一起把子肉米飯,!深夜加班饑腸轆轆,?橋下路邊,,總有冒著熱氣的把子肉米飯攤等待夜歸人。用濟南美食大拿王老虎的話說:這東西(把子肉)在濟南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眼下,,主打“大米干飯把子肉”的中華老字號餐飲品牌“超意興”已從最初的一家門頭發(fā)展為擁有700余家直營連鎖的綜合性大眾餐飲連鎖企業(yè),,且持續(xù)進軍“京津冀”,,躋身“中國快餐小吃TOP10”。再加上遍布大街小巷的把子肉好米干飯鋪,、深夜出攤的肉攤,,濟南人對把子肉的喜愛可見一斑。
在各大自媒體平臺,,把子肉也頻頻登上“濟南必吃榜”,。很多不甘于循規(guī)蹈矩的外地游人、網紅博主,,本著挖掘當?shù)厝藢O砻朗车膽B(tài)度,,將星羅棋布于這座城之中的一家家的把子肉小館挖掘出來,拍視頻,、發(fā)朋友圈,,讓把子肉成為濟南新一代“網紅”。
與此同時,,把子肉還衍生出T恤,、冰激凌、下午茶,、披薩等創(chuàng)意產品,,儼然成了濟南美食界的“大IP”。
魯菜風華:黃河與泉水的詩意交響
若把子肉是市井俚曲,,那么,,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便是濟南黃河宴席上的陽春白雪。
豈食其魚,,必河之鯉,。每逢洞房花燭、金榜題名這樣的人生喜事,,“躍龍門”造型的糖醋鯉魚是魯菜中的必點頭牌菜,,它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魯菜的雍容華貴、中正大氣,。
金鱗赤尾的黃河鯉魚經歷了風吹雨打,,體形梭長肉質細嫩而鮮美,《棗林雜俎》就贊其:“肥美甲天下”,。大廚們將其切上花刀,,拍上淀粉,,下鍋油炸,魚肉乍起,,如同鮮活一般,,再澆上滾燙的糖醋醬,呲——”的一聲,,一道開胃大餐就上桌了,。膾之入口,外皮酥脆,,魚肉鮮嫩,,口味酸甜,吃過的人有口皆碑,。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在賦予濟南美景的同時,泉水也是濟南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泉水宴”,。泉水宴的精髓則在于泉水,挑選荷花,、蓮子,、蓮藕、蒲菜等正宗的泉水食材,,通過對傳統(tǒng)魯菜的創(chuàng)新,,將泉韻、水韻,、食韻融于一體,,擺盤也十分講究,有四疊陽關,、黑虎嘯月,、歷下秋月等,一菜一景,。
其中,,又以奶湯蒲菜最為有名?!稘峡煊[》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白,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shù)省植物菜類之珍品?!碑敶竺骱钠巡隋忮缩劳蝗乃?,就有了這道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濟南第一湯菜”,。當脆嫩的蒲菜在乳白色的濃湯中漾開漣漪,宛如李清照詞中的婉約意境,,一展北方柔情,。別看它看似清淡,實則是用老母雞,、豬肘吊足八小時熬制的濃湯,,口味寬厚、溫潤綿長,,加之蒲菜鮮嫩爽口,,鮮味直沖天靈蓋,。
誕生于清末光緒年間的九轉大腸是另一道代表性魯菜,。據(jù)傳,這道菜最早由濟南的九華樓創(chuàng)制,,因廚師們在制作過程中反復多次將大腸進行煮,、炸、燒等工序,,猶如道家的“九轉金丹”一樣精細,,所以得名。琥珀色的腸段泛著糖色光澤,,入口先覺外層焦脆,,繼而軟糯脂香在齒間綻放,尾調的藥膳香氣勾勒出悠長余韻,,甜,、酸、苦,、辣,、咸五味遞進的層次感,暗合人生況味,。
魯菜作為中國宮廷菜系的代表,,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核心理念與儒家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飲食哲學,。濟南作為魯菜最重要的發(fā)源地,無論是蔥燒海參,、爆炒腰花,、湯爆雙脆等傳承百年的經典滋味,還是“泉水宴”等時代融合的創(chuàng)新探索,,都承載著老城濟南的文化傳承和民間智慧,。
煙火長街:一座城市的美食動脈
單個美食怎么夠,?想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必須得去那些煙氣繚繞的美食街巷里轉一轉,。
曾引得周迅打卡,、登上央視《三餐四季》的民族大街,是濟南市井煙火里的平民史詩,。這里沒有網紅濾鏡,,只有扎進生活的熱氣騰騰。清晨五點,,油條攤的竹筷翻動油鍋,,羊肉湯的香氣與豆腐腦的叫賣聲撞個滿懷,菜攤的青菜還沾著露水,,熟食鋪的醬肘子泛著琥珀光,,炸貨攤的蘿卜丸子“滋滋”作響——這里是濟南人的“廚房后街”。
轉過寬厚里的石牌坊,,在青磚灰瓦的古建筑群中,,藏著濟南的AB兩面。百年老字號與ins風甜品店隔街對望,,漢服少女捧著蜜雪冰城走過千年古井,,抖音直播的鏡頭掃過糖畫藝人的銅勺……這里是穿越劇片場,也是流量經濟的秀場,。
芙蓉街更是濟南最早的美食江湖,,油旋的焦香與臭豆腐的霸道在空氣中廝殺,奶茶店的長隊蜿蜒過百年老宅的門檻,,游客的嬉鬧聲,、鐵板魷魚的“嘶啦”聲、叫賣喇叭的循環(huán)聲——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舌尖狂歡”,。
不只如此,,從環(huán)聯(lián)夜市到印象濟南·泉世界,從融匯老商埠到銅元局前街……如果美食是一座城市的血液,,那么這些風格迥異的美食“動脈”,,則以不同的節(jié)奏編織著舌尖上的“濟南密碼”。
更值得一提的是,,濟南不僅美食眾多,,而且美食產業(yè)發(fā)達。
近年來,,作為全國餐飲第一大省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展現(xiàn)出強勁的餐飲增長勢頭,連續(xù)多年餐飲收入超全省1/5。截至目前,,濟南擁有餐飲服務企業(yè)4.5萬余家,,從業(yè)人員多達38萬人。其中,,國寶級大師2人,;中國烹飪巨匠2人,金匠2人,,工匠5人,;中國烹飪大師50多人,魯菜特級大師40多人,,魯菜大師200余人,。濟南多家魯菜企業(yè)也形成規(guī)模效應,超意興躋身“中國快餐小吃TOP10”,,凱瑞集團連續(xù)入圍全國正餐企業(yè)十強,,旗下品牌“泉客廳”連續(xù)三年獲評“黑珍珠餐廳指南”一鉆餐廳。
濟南美食活動接連不斷,。已連續(xù)9年舉辦中國魯菜美食文化節(jié),,并榮獲“中國魯菜美食之都”的稱號,;2023年亞洲餐飲展覽會(ACE)首次來到濟南,,2024年亞洲烹飪大賽的巔峰對決也在濟南展開。2025年,,濟南又明確向“世界美食之都”發(fā)起進擊,,計劃全年舉辦“齊魯美食節(jié)”“中國魯菜美食文化節(jié)”等不少于300場餐飲促消費活動,并在全省范圍內舉辦3—5場餐飲領域全國性專業(yè)展會,,以讓美食成為鏈接情感,、走向世界的橋梁。
濟南的滋味,,是黃河煮的,,泉水釀的,炭火烤的,,更是千年古城用煙火氣一點點煨出來的,。在這里,每一口美食都是一段山水,,一頁歷史,,一場人與城的溫柔相逢。沿著黃河來一場美食之旅,,約吧,?
新黃河記者 石曉丹 攝影 王鋒 王汗冰 美編 李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