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太原新聞

守護個人信息 太原公安教你8條防護技巧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楊沫 2025年02月21日 07:48

  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qū),;扔掉的快遞包裹上,還有未及時撕掉的物流信息,,包括你的姓名,、住址和電話;街頭“掃碼送禮”后,,手機號竟被他人用于注冊社交賬號,、發(fā)布虛假信息……生活中,你是否留意到,,正是這些看似“平?!钡男袨椋谇那男孤吨愕膫€人信息,。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個人信息泄露輕則被銷售電話時常騷擾,重則被詐騙分子騙盡家財,。那么,,到底哪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又該如何避免,?2月20日,,太原公安提醒大家,牢記8條建議,,全方位守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1 生活小細節(jié)泄露隱私

  我們的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及家庭住址等在內(nèi)的個人基本信息,;網(wǎng)銀賬號,、第三方支付賬號、社交賬號、郵箱賬號等賬戶信息,;通信錄信息,、通話記錄、短信記錄,、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隱私信息以及你的設備信息,、社會關系信息,、網(wǎng)絡行為信息等。

  家住萬柏林區(qū)的李利是位網(wǎng)購達人,,她拿到快遞后,,第一件事就是用黑筆把快遞單上的個人信息涂抹掉。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源自她個人信息多次被泄露的經(jīng)歷,。

  “以前總隨意丟快遞,后來就接到騙子的電話,,對方能準確說出我購買商品的型號,、顏色等,很容易上當,?!崩罾f,這之后,,她就在每次丟棄快遞盒前先把單據(jù)上的個人信息涂抹掉,。

  不僅快遞單據(jù)上有個人信息,火車票,、飛機票上也有二維碼,,里面包含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打卡,,“曬”出自己的出行票據(jù),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先期處理,,這樣容易泄露隱私。

  2 社交活動中泄露隱私

  在街上,,人們有時候會碰到商家邀請參加“調(diào)查問卷表”,、購物抽獎活動或者“掃碼送禮”等活動,他們一般會要求路人填寫詳細聯(lián)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這相當于把自己的個人信息送上門,。

  2025年1月16日,公安小店分局網(wǎng)絡安全保衛(wèi)大隊民警在偵查中發(fā)現(xiàn),嫌疑人王某涉嫌通過“掃碼送禮”活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并將其用于注冊社交賬號,、發(fā)布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后經(jīng)縝密偵查,,民警成功將王某抓獲,。

  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通過網(wǎng)上投簡歷的方式進行,而簡歷中的個人信息一應俱全,,這些內(nèi)容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以極低價格轉(zhuǎn)手。不法分子可以通過這些私人信息獲得你的信任,,對你進行詐騙。

  還有些人在找工作時,,被人套取個人信息,。2024年5月,公安小店分局偵破2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在某寫字樓以招聘兼職為幌子,誘導他人注冊社交平臺賬號,,并將實名認證的賬號販賣給上家,,9個多月的時間非法獲利3萬余元。

  實名認證的賬號一般包含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的賬號大多會流向不法分子,被用于進行電信網(wǎng)絡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認證賬號涉案會直接牽連到本人,,易導致出現(xiàn)個人征信問題,,甚至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3 8條建議保護好信息

  那么,,該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呢,?太原公安給你8條建議助你遠離侵害:

  一是在處理快遞單據(jù)、車票,、購物小票等含有個人信息資料的載體時,,先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二是在外使用公共網(wǎng)絡,,下線時要先清理痕跡,,或者開啟隱私模式;三是在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留下個人信息,;四是線下填表,、參加活動時,在提供個人信息前,,先問清楚收集方是誰,,對于不必要的信息,堅決不提供,;五是在朋友圈曬照片,,一定要謹慎,盡量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六是一般情況下,,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證號碼等不要填寫過于詳細,;七是注冊各類社交平臺、網(wǎng)購平臺等盡量使用較復雜的密碼,;八是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在公共場所不要隨便使用免費WiFi。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