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太原新聞

輕信“公安”辦案 老太損失百萬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劉友旺 2024年08月09日 07:26

  身份證被人用于犯罪,只要繳納“保證金”就可不被追責,,為“民警”購買黃金也能免除處罰,?我市一位老大娘掉進假冒公檢法詐騙陷阱,花費百余萬元購買黃金寄給陌生人,。8月8日,,公安杏花嶺分局通報了這起電詐案件的相關(guān)情況,再次敲響了防范冒充公檢法詐騙的警鐘,。

  老太要買大量金條

  7月31日下午5時許,,解放路附近一家珠寶店內(nèi),顧客不多,。這時,,一位年約八旬的老大娘,步履蹣跚走了進來,。

  “大娘,,您想買點什么?”店員看到老人獨自一人,,趕緊上前接待,。老人環(huán)顧了一圈后,說自己要買點黃金,,“準備買30萬元的金條,。”老人說出的數(shù)量,,著實把店員驚呆了,。

  就在老人掏出銀行卡,準備刷卡付款時,,聽聞消息的店主趕緊過來詢問相關(guān)情況,。確認老人就是要購買大量金條后,店主擔心她遭遇了騙局,。于是,,店主一邊勸老人再好好考慮一下,一邊悄悄向公安機關(guān)報警求助,。

  一句“阿姨”露出馬腳

  接到報警,,公安杏花嶺分局鼓樓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趕到現(xiàn)場,,向老人核實相關(guān)情況,。

  經(jīng)了解,老大娘姓郭,,已經(jīng)81歲了,?!按竽铮I這么多黃金干啥用,?”“買給兒子的……”面對民警的詢問,,郭大娘目光閃躲地回答。老人說,,兒子準備攢錢買房,,可他不要老母親的錢,她便想到了把自己的積蓄換成黃金寄給兒子的辦法,。

  由于近期金價持續(xù)走高,,并不是儲備黃金的好時機,民警善意提醒郭大娘,,建議她先聯(lián)系兒子,。然而,老人卻不愿提供兒子的聯(lián)系方式,,只是說自己可以通過微信聯(lián)系,。

  在隨后的語音通話中,民警聽到對方不是叫郭大娘“媽”,,而是稱為“阿姨”,。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民警初步確定,,郭大娘遇到了電信詐騙,,隨即將老人帶回派出所進一步了解情況。

  掉進陷阱積蓄被騙

  在派出所,,經(jīng)民警耐心勸說,,郭大娘終于說出了實情。

  7月中旬,,郭大娘接到一個陌生人加微信好友的申請,。對方自稱是公安民警,告知老人,,有人冒用她的身份證犯罪,,需要繳納“保證金”方可免于被追究責任。在對方引導下,,郭大娘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為“飛鴿”的App,。通過共享屏幕,對方轉(zhuǎn)走了她銀行卡內(nèi)的14萬元作為“保證金”,。

  與此同時,,對方還告訴郭大娘,可以通過為對方購買黃金的方式免除處罰。于是,,老人瞞著家人,,分多次、在多家金店購買了總金額近150萬元的黃金,,并通過快遞郵寄給對方,。對方還曾往老人賬戶內(nèi)轉(zhuǎn)賬20萬元,讓老人一并用于購買黃金,。其間,,對方一再提醒郭大娘注意保密,切勿向任何人透露相關(guān)信息,。

  公安不會網(wǎng)上辦案

  7月31日,,老人按照對方要求,準備再次購買黃金時,,引起了珠寶店店主的警覺,,騙子的伎倆這才得以暴露。此時,,郭大娘的銀行卡內(nèi)尚有30多萬元,。

  事發(fā)后,公安杏花嶺分局反詐中心迅速為郭大娘申請了止付凍結(jié),,并將案件移交屬地公安機關(guān)辦理,。

  “公安機關(guān)不會通過電話或網(wǎng)上辦案?!泵窬嵝?,警方也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收取“保證金”為嫌疑人免責,。廣大群眾應(yīng)謹慎下載,、使用各類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應(yīng)用軟件,妥善保管個人銀行賬戶,、支付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信息,以免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