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山西白求恩醫(yī)院神經內科舉辦了一場“帕友會”,,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義診服務和相關的生活指導,。醫(yī)院神經內科專家閆衛(wèi)紅表示,臨床上,,53%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因此,治療帕金森病,,絕對不能忽視心理關懷。
市民吳先生57歲時開始出現焦慮的癥狀,,總是覺得身體不舒服,,可又查不出有什么疾病,因此他便服用抗焦慮的藥物,,癥狀減輕后,,便停止服藥。不承想,,停藥一段時間后,,又開始焦慮不適,如此反復幾次,,藥物不再起效,。直到他找到神經內科醫(yī)生,經過一系列評估,,吳先生被確診為帕金森病,。而此前的焦慮抑郁,也是帕金森病的癥狀之一,。事實上,,像吳先生這樣走了一些彎路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不在少數。
山西白求恩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閆衛(wèi)紅醫(yī)生告訴記者,帕金森病除了有抖,、僵,、震顫等典型的運動癥狀外,還會有抑郁,、焦慮,、淡漠、幻覺及認知障礙等精神癥狀,。臨床上,,53%的帕金森病患者會伴發(fā)抑郁,而且抑郁的出現可能會早于運動癥狀的出現,,并貫穿疾病全過程,。然而,由于不少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精神方面的不適,,加之大家更關注對運動癥狀的治療控制,。目前,我國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國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每年新增帕金森病患者近20萬人。對于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狀況的關注和照顧,,以及對其精神癥狀的治療需要引起更多醫(yī)生和患者的重視,。除了及時向醫(yī)生反饋自己的不適癥狀,適當用藥調整外,,患者也要學會自我調適,,積極進行一些適合身體狀況的運動,嘗試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愛好活動,。同時,,家人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關注,留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幫助他們找回信心,,更好地對抗疾病,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