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滴蓮蓬枝愈挺,,霜侵紅葉景初成。10月26日,,記者來到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風峪溝,。當黃櫨,、五角楓等林木的葉子逐漸變紅,,一片片紅葉在轉(zhuǎn)涼的秋風中輕輕搖曳,,布滿石階小徑,,當紅色染盡了層林,,裝點了遠山,,燦若云霞,自成一番風景時,,太山的深秋也悄然來臨,。
太山,不是泰山,就在太原,。是一處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旅游休閑勝地,,值得您遇見
沿石階緩步而行,一路溪流為伴,,龍泉叮咚,,景致非凡。行至山腰,,可見坐落于此處的千年古剎龍泉寺,。據(jù)記載,太山龍泉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五百多年后毀于金元戰(zhàn)火,。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寺廟依山而建,,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寺廟內(nèi)蒼松古柏林立,,唐碑,、經(jīng)幢、塔林點綴其間,。
在山巒環(huán)抱的凹腰里,,一株株松柏巍然挺立在懸崖峭壁上。滿山遍野,,本是一片明晰的綠,,卻因秋色染了黃,而那簇簇紅葉點綴在松柏之間,,或在枝頭,,或落塵,紅似烈火,,恰似顆顆鮮紅奪目的瑪瑙鑲嵌其間,。
2014年,太山龍泉寺修復工程啟動,。歷時4年多時間,復建了舍利塔,、唐佛塔遺址展廳,、東坪新寺(也叫上院)和望都閣等建筑。現(xiàn)在,,游客來到太山景區(qū)的舍利塔,,就可以近距離觀看石函、木槨的鎏金銅飾,欣賞銅槨,、銀槨,、金棺其精美工藝,,了解佛舍利被發(fā)現(xiàn)的傳奇故事
走過牌樓,、山門、唐碑,、太山書院,,沿上院向東,約一百米山坡上為望都閣,,此地處于太山最高處,。舉目遠眺,可見遠山近坡,,紅葉,、黃葉、綠葉,,葉葉盡輝,,遙相呼應。
太山金秋流韻,,一半流進層層山巒,,醉染了紅葉枝頭傲霜;一半流入游人心底,,醞釀了裹挾著秋意的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