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夜色格外讓人沉醉,。此時此刻,,不妨騎一輛單車,經(jīng)濱河自行車道,,去飽覽美景,,與太原的夜色來一場詩情畫意的約會,。
終點,,不再重要
這是一條健身之路,。
5月19日晚上7點半,路燈和燈帶點亮了濱河自行車道,。太原騎游協(xié)會的20多位騎友在迎澤橋西集結(jié),,準備開始騎行。
“我強調(diào)三點,,安全,,安全,還是安全,。不要并肩,不要超速,,從這里騎到長風(fēng)橋,,再原路返回,,出發(fā)!”帶隊的張峻濤說完,,大家就依次開拔了,。
單程7000米,用時30分鐘,。騎到長風(fēng)橋下的一片空地,,大家把愛車停下,稍作休息,。
“我們很少組織夜騎,,在濱河自行車道上還是頭一次?!睆埦f,,“協(xié)會里都是退了休的老同志,怕大家晚上看不清,,不安全,。今天看來,這里的照明比較理想,,視野是有保障的,。”
這次騎行的召集人王鳳清感慨道:“以前特別羨慕貴州的茅臺鎮(zhèn)自行車專用道,,做夢都想去騎一次?,F(xiàn)在咱們太原也有了自行車專用道,各方面都是全國一流,,太原的騎友真是太幸福了,!”
賀乃全曾騎過青藏線,是大家公認的高手,。他說:“晚上騎車就是涼快,、悠閑。一路的美景,,讓到達終點不再重要,,我很享受這個過程?!?/p>
路途,,不再枯燥
這是一條休閑之路。
夜幕下,,“碧水沙灘”東側(cè)的休憩平臺上,,人們或休息,或閑聊,,或憑欄觀賞波光瀲滟的汾河,。旁邊的車道中,,滿是來往穿行的人們。
家住勝利街的郭女士說,,自己在南內(nèi)環(huán)上班,,兩邊都離車道入口不遠,現(xiàn)在,,她會不時選擇沿河騎行作為通勤方式,。“忙累了一天,,在這里欣賞欣賞美景,,放飛一下心情,可以釋放不少的壓力,?!?/p>
管道橋下,是一片熱鬧的運動場地,。騎到這兒,,有不少人停下車,和球友痛快地約一場球,,或是在器械上跑跑步,、伸伸腿,讓身體舒展舒展,,再繼續(xù)上路,。
“這兒離老軍營很近,咱們下去吃點兒東西吧,?等等再回來騎,。”三位騎著共享單車結(jié)伴而行的年輕人一邊說,,一邊騎著下了橋,。
一邊是城市的繁華煙火,一邊是汾水的靜謐安然,,濱河自行車道就像是一根紅色的絲線,,將這些景致串成一條美麗的珠鏈,“慢行”之美在前進的車輪上悄然浮現(xiàn),。
自然,,不再遙遠
這是一條綠色之路。
汾河西岸,,經(jīng)漪汾橋,、勝利橋一路向北,直至柴村橋,景致愈發(fā)純樸自然,。
暮色蒼茫,,岸邊,、水中,、沙洲上,到處是成片的青黃相間的蘆葦,,綠頭鴨鳧水而過,,后面漾起一串波紋。偶爾驚起一只白色的水鳥,,撲魯魯飛遠了,。
車子在樹林、濕地穿行,,耳畔能聽到鳥兒的歡歌,,風(fēng)拂過樹葉的低語,還有陣陣蛙鳴,。做個深呼吸,,草木的鮮香、河水的腥甜,、泥土的芬芳全涌進身體,,讓人仿佛置身田園。
“從水西關(guān)到柴村橋,,也就花了一個小時,,還是邊走邊拍照。要不是騎著車,,我哪能到這么遠,?”60多歲的王女士說。
一路騎行一路景,,人間夜色還如許,。汾河夜騎,一種健康,、放松,、綠色的生活方式,一種積極,、樂觀,、有趣的人生態(tài)度。所有這些元素,,集聚在一條為人民而建,、為人民所享的幸福之路上,等待著和更多人一起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