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文凌/攝
兩張報紙,,整個世界。云南大學附屬中學星耀學校高二理1班和理2班的同學們,,從每天5分鐘的讀報里,,“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世界絕對不止一個樣子”,。
今年9月升入高二以來,,云大附中星耀學校理1班和理2班訂閱了《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兩份報紙,。語文教師熊芳把講課的權利交給學生——每天語文課用5分鐘的時間,由一位同學站到講臺上,,用PPT播報、講解一篇報道,,然后全組同學進行點評,。“從家國大事到柴米油鹽,,無一不在同學們的討論范圍內”,。
語文課在熱烈的討論中很快就過去
11月12日,高二理2班的語文課由劉桐宇,、秦藝萌,、劉宏陽擔任播報員,他們分別播報了3篇報道:《人民日報》11月5日的《鳳頭燕鷗的守護者》,,《中國青年報》11月5日,、11月6日的《65.6%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和《補上生態(tài)欠賬讓“京津綠肺”七里海自由呼吸》。按照熊芳的課堂安排,,3位同學播報完后,,同組的其他5位同學分別說出自己的標題:“保護自然環(huán)境意識,保護我們自己” “環(huán)境帶動經(jīng)濟,,責任決定意識”“守衛(wèi)凈土,,并育萬物”“當斷則斷,改革重生,,不向生態(tài)欠賬,,增加生命厚度”“青少年使用短視頻普遍,科學合理才最重要”,。
接下來,,是這一組同學對當天新聞播報的自由評點,。
金怡辰認為秦藝萌播報的PPT里制作的圖表和思考,提取文章信息,,一步一步引導同學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很像高考的材料閱讀題,對我們做題和學習方法有很大幫助”,;楊梓然認為劉桐宇的播報,,從瀕危物種燕鷗的介紹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是思維的發(fā)散”,。但她覺得播報中有一點不足:“標題是鳳頭燕鷗守護者,,可以再多提一點守護者堅守的內容?!?/p>
當天,,在高二理1班,鄧晨韻播報完《中國青年報》9月25日的報道《一些年輕人正在沉默中經(jīng)受職場霸凌》后,,熊芳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今后在工作中我們遇到這個問題該怎么辦,?”
同學們的討論異常熱烈,紛紛舉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新人多學習一些東西,,不是什么壞事,,要多提高自己的能力”“職場里阿諛奉承的人很多,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參與胡言亂語”“上司要以德服人,,才能凝聚人心”“找上司溝通。如果溝通無果的話,,就跳槽,,道不同不相為謀”“年輕人不敢對抗上司、不敢維權,、不敢跳槽,,是有自己的苦衷。其實很多年輕人生活是比較困難的”,。
熊芳進一步提出:“我們在揭露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時,要學會解決問題,。如果用這一材料來寫一篇議論文,,該如何立意?”
同學們再次舉手,,輪流說出了自己的設想:“敢于發(fā)聲,,勇于去做”“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與人溝通”“法律是有力的武器”“法律既保護人,,也限制人”……
語文課在討論中很快就過去了,,每一位同學發(fā)言后,,都響起熱烈的掌聲。不少同學沒有搶到發(fā)言的機會,,只有等下節(jié)課,。
語文課應該是給學生減壓的課堂
然而,半年前,,同學們并不是這么自如,、自信和對答如流的。
熊芳記得,,當時,,在眾人的注視下登上講臺,不少同學手足無措,、面紅耳赤,,緊張得忘了詞,不敢抬頭看同學和老師,,“像承認錯誤一樣讀完報紙”,;PPT的制作或者字很小,或者字很多,,或者沒有條理,;很少有人主動舉手參與點評,被老師點名站起來,,說話聲音很小且磕磕巴巴。
熊芳心里著急,,但沒有表現(xiàn)出來,。她從不打斷同學們的發(fā)言,只是說:“真棒,,太棒了”“探討得非常開心”“我喜歡你,,我喜歡這樣的集體,我喜歡這樣的氛圍”,。
她也會做一些點評:“感悟非常到位,,但是標題要越簡略越好,集中概括文章的全意,?!彼頁P同學們的點評“既說出播報中的優(yōu)點,也說出播報中的不足”,,“這是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真誠互助的表現(xiàn),而不是一味地吹捧,、虛假地表揚”,。
她讓同學們在報紙上用彩筆勾畫出新聞的重點并批注,,要求對新聞內容的概括不超過50個字;她自己付費推出了微信公眾號“讀行者一二”,,把學生們讀書讀報的感受以及他們在課堂播報時的照片刊發(fā)出來,,每篇推文都有大量的家長學生閱讀、轉發(fā),、點贊,。
同學們的變化出現(xiàn)在高二以后。
過去不會做PPT的同學,,現(xiàn)在半個小時內就能完成,,并且制作精心講究,層次清晰,,主題突出,;有的在PPT中插入視頻、動畫,,有的制作了圖表,,有的添加與新聞相關的圖片。
學生們越來越重視這5分鐘的展示,。班上有一個同學專門負責管理音響,,他擺放好話筒后紳士地說:“有請今天的主播上臺?!比鄨笠詿崃艺坡?,“很有儀式感”。當?shù)谌握镜脚_上的時候,,同學們不再緊張,、窘迫,變得自信,、大方,、得體、流暢,、松弛,、幽默。臺下的觀眾也沒閑著,,他們的任務是提煉新聞標題,,和同學分享感悟,點評PPT制作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
“有時候某個話題討論得很熱烈,,我寧愿放棄課堂內容,讓學生充分表達,這比我灌輸式的講解要好得多,?!毙芊加∠笊羁痰氖牵瑢W生在播報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的報道時,,PPT里加入了一些烈士遺物的照片,。那天窗外下著小雨,同學們都沉浸在哀悼之情中,。
“語文課應該是給學生減壓的課堂,。”在熊芳看來,,當同學們分享新聞的時候,,也是在分享彼此的情緒,新聞給他們帶來了共情共鳴,。
報紙是學生最快捷的閱讀材料
熊芳的課堂讀報是從高二上學期開始的,。
“高二離高考又近了一年?!毙芊颊f,,現(xiàn)在的高考題中,有不少內容來自報紙新聞,?!度嗣袢請蟆泛汀吨袊嗄陥蟆沸侣剺祟}簡潔概括,這與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提煉壓縮文段的教育目標十分契合,。
云大附中星耀學校高中學生是住宿制,,學生不能帶手機進校, “這就意味著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與外界脫離了聯(lián)系”,,雖然每天學校有看電視新聞的時間,,但學生們忙著做作業(yè),觀看的時間有限,。
“我教的是理科班,理科班學生在數(shù)理化的題海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文科班相比,,閱讀量顯然是不夠的?!毙芊颊f,,報紙信息量大,是學生最快捷的閱讀材料,。
她要求學生播報新聞不超過5分鐘,,播報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報紙,要有自己的思考感悟?!翱陬^表達能力實際也是作文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邏輯思維首先來自口頭語言的表達,如果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強了,,思辨和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熊芳說,。
她發(fā)現(xiàn),,每節(jié)語文課播報5分鐘新聞,不僅沒有耽誤課堂教學,,學生們還越來越喜歡上語文課,。每個班的“報童”每天會準時去校門口取報發(fā)給大家。
在沒有手機的日子里,,過去“只看見微博里的熱搜,,游戲中的擊殺數(shù)”的學生們發(fā)現(xiàn),報紙上“白紙黑字里的家事國事天下事,,精致而不失趣味”,。
他們關注內容的廣泛,也超過了老師的預期,。在微信公眾號“讀行者一二”的一篇推文里,,他們寫下了:“新冠肺炎、抗美援朝,、故事屋,、國漫、書店,、農(nóng)民畫……天下有多大,,我們所討論的范圍便有多大。英雄,、白衣,、農(nóng)民、藝術家,、運動員,、軍人……山河有多寬,我們的心靈便有多寬,?!?/p>
不少學生把晚自習讀報時間稱為“安靜的美好時光”。有的學生還把報紙帶回家,,讓家長們一起閱讀,。
語文課讀報,,在家長中也引起了反響。同學播報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的新聞時,,有家長在微信群里說:“熊老師這是在為深圳的發(fā)展提前招募人才,。”有的家長則反思自己“閑下來時只會刷視頻,、刷抖音,,真該向孩子們學習,靜下心來讀報紙”,。
只有老師先“靜下來”學生才會“靜下來”
事實上,,在云大附中星耀學校,語文教學的改革實驗不是只在熊芳的課堂上,。
多年來,,校長劉衛(wèi)華常常對老師說:“教師怎樣,學生就怎樣,;學生怎樣,,國家的未來就怎樣?!彼J為,,考試是選拔人才的過程,學生讀書就要參加考試,,并考出好成績,,但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豐富他們的人生,。
在他看來,,會教的老師心里始終裝著學生,不會教的老師心里只有教案,;會教的老師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不會教的老師千方百計讓學生配合自己;會教的老師期待學生潛心讀書后的深度思考,、獨立見解,,不會教的老師滿足于摘取文本的對答如流。
在校長寬容開明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語文組的老師紛紛“利用古今中外和身邊一切資源”開展語文教育,。
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昆明市學科帶頭人趙海云把郵票,、書畫卷軸,、《民國老課本》,、電影,、音樂、巨幅的《顏勤禮碑》拓片帶進課堂;他的每周“相約星期五”,,開設了10多年,。這個把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確定講演主題的活動,,鍛煉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不少學生上大學、工作后,,參加演講,、面試,“因為有‘相約星期五’的底子根本不慌”,。
“語文課成為學生心靈深處最溫暖的記憶,,是老師的成功、學生的福祉,?!壁w海云說,在應試這條路上,,“老師很忙,、壓力很大,不敢放學生和自己一馬”,,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標準,,似乎只剩下一條:“考試成績怎么樣?”語文教師是在和世俗觀念“搶”孩子,,是在與狹隘的功利主義與利己主義“拔河”,。
但是他認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使得“語文學習天然就該是有情有趣有意思的”,。即使是應試,,語文課堂也應該有“三味”:語文味、人情味,、生活味,。
“在你的語文課堂里,應該有你受過的教育,、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吃過的虧,、受過的傷,有你對語言文字的熱愛,、有你對美好事物的眷戀與欣賞,,有你對社會人生的正能量,,有你的愛好特長,有你對下一代的憧憬與培養(yǎng),?!壁w海云說,每天面對充滿期待的幾十雙眼睛,,老師們應該靜下來,,理理浮躁的內心,等等從教的初心,,想想淡忘的師心,。只有老師自己先“靜下來”,學生才會“靜下來”,。
記者張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