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0中學生學習心肺復蘇攝影/本報記者郭謙

急救隊訓練(資料圖)供圖/海淀實驗四小

練習急救包扎(資料圖)供圖/北師大附中
北京市教委日前印發(fā)《2020年中小學健康教育宣傳月等系列活動的通知》,,其中提到,,提高青少年學生防災避險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新學期開學已有兩個多月時間,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本市中小學了解到,,開學之初,,部分中小學已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應急救護培訓。
如何讓同學們掌握在危急時刻學會自救,、互救越來越成為各校關注重點,,掌握“應急救護”的新技能在學生們中形成“新時尚”。
“應急救護”進課表
線上線下同步學
鏡頭:創(chuàng)傷救護,、止血包扎練習,、模擬人心臟復蘇操作……在首師附密云中學的教室里,,每逢遇到應急救護課程,同學們都會邊聽邊記,,積極參與,。校醫(yī)老師先給同學們講應急救護的知識,隨后還帶大家現場實踐操作,,包扎有哪些方法、如何給傷者進行固定……老師和學生們通過互相操作記住每個細節(jié),,并及時反饋糾正,。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首師附密云中學每學期都定期舉行應急救護演練,。本學期初,,該校紅十字會還開展了學校急救員救護培訓活動。與首師附密云中學一樣,,北京10中初一一班的同學們也在10月30日剛剛上了一堂專業(yè)的應急救護培訓課程,,來自豐臺區(qū)紅十字會培訓中心的劉雙云老師為同學們演示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全班三十余位同學聽得津津有味,?!皬男聦W期開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頭部包扎等基本救護操作,。學了這些知識,,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就知道該如何自救,?!眲倓傁抡n的陳維洋說。據悉,,北京10中自1953年就開始在校園中推行紅十字應急救護教育,,目前“紅十字”課程已經進入該校初一課表,每周一課時,,授課內容不僅包括紅十字教育,、應急救護知識、應急救護實操培訓等,,還包括紅十字歷史,、法規(guī)以及人道法等知識。
與北京10中一樣,,海淀寄讀學校,、臺頭小學也將急救課程作為校本課程?!拔磥韺W校還將推動紅十字課程,、急救課程,、探索人道法課程、志愿服務課程,、社會公益課程等,,實現和學分、綜合素質評價相融通,?!北本?0中副校長宋振中表示。
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每年都會為新入學年級的學生進行急救知識培訓,。與以往的全部現場培訓不同,在2019-2020學年的培訓中,,學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北京市紅十字會的專業(yè)老師講解“CPR的心肺復”、“AED”的使用及相關知識,。在現場的同學們以兩兩班級為一組,,親自動手操作練習。培訓考核結束后,,為合格的參訓人員制作發(fā)放“紅十字會救護技能證”,。此外,密云區(qū)教委也統(tǒng)一要求,,各個學校的應急培訓課程每學期不少于4次,。
除了急救專題課程,不少學校還把急救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科目中,,如臺頭小學將數學課與紅十字知識結合,,開發(fā)出“數學魔方課”,將魔方的每一面都印上紅十字相關知識,,再用魔方結合小學數學圖形知識,,做成紅十字魔方學具、教具,,更快地讓學生了解知識點,。
各校還在活動、社團中融入“應急救護”的內容,。如海淀區(qū)臺頭小學將紅十字和快板社團結合,,用快板唱紅十字,宣傳急救,;學校的紅十字戲劇社讓學生用戲劇表演形式了解知識,、普及技能。166中學在校園內設有“紅十字會”,,在各班培養(yǎng)紅十字隊員,,學校也定期組織紅十字會會員,,圍繞創(chuàng)傷救護開展培訓。
VR,、AED訓練機
助力應急培訓
鏡頭:走進北京10中的教學樓,,可以看到每層樓的樓道中都放置了應急箱,應急箱中應急包,、消防應急用具一應俱全,,遇到特殊情況,打開應急箱就可以緩解燃眉之急,。更令人吃驚的是,,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刻地了解應急救護知識和紅十字歷史和精神,北京10中更是專門設置了一整層樓的“紅十字”長廊,,宣傳紅十字的歷史、紅十字的精神以及10中的應急救護教育歷史,。長廊中的一個房間中,,還設置了VR體驗區(qū),同學們戴上VR眼鏡就可以模擬不同的應急場景,。不僅如此,,學校還配備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及其訓練機。
“這樣做就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模擬應用場景以及了解紅十字知識和歷史,?!北本?0中副校長宋振中說。
完備的課程離不開教材和裝備做支撐,,不少學校也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日前,本市已啟動在軌道交通車站內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預計2022年底,,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中學等學校的校園內配置了AED機,,海淀全區(qū)也已有超10所學校擁有AED真機及AED訓練機。據海淀多所學校介紹,,該機器只能在實際有需要的時候使用,,不供學生們訓練使用?!澳壳拔覀冞€沒有使用過,,急救培訓課上我們給學生用的都是AED的模擬機進行訓練,通過這個模擬機訓練的學生,,基本就能掌握對真機的使用技巧,?!焙5砑淖x學校的張旭老師介紹。位于海淀寄讀學校的全國首家“中國紅十字會青少年人道教育實驗基地”,,今年也將打造成為含有專業(yè)急救培訓教室,、配備全面急救設備以及專門的知識講座場地等實體內容的基地,將可為全區(qū)進行急救方面的培訓服務,。目前該實體基地已經建成,,預計不久后將對外開放。
北京10中還編寫了《紅小豆的青春修煉手冊》校本讀物,,其中的內容包括紅十字青少年起源及現狀,、紅十字法規(guī)、紅十字的組織建設,、紅十字急救知識等,。宋振中說:“這本校本讀物,不僅在北京10中使用,,而且還給長辛店教育集群超過8000名師生使用,,成為長辛店教育集群紅十字校本讀物。未來,,我們要把課程在不同年齡段繼續(xù)推廣,,學校將在《紅小豆的青春修煉手冊》的基礎上繼續(xù)細化,推動集群內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課程的銜接和融合?!?/p>
學生變身“小導師”
走出校園講急救
鏡頭:兩個同學在活動過程中,,一位同學頸椎受到了傷害,海淀寄讀學?!凹t小龍急救隊”成員張同學非常有急救意識,,果斷為這位學生進行頸椎的固定和包扎,非常及時地進行了救援,,而后及時送校醫(yī)院,,打了急救電話,讓其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以上場景是海淀寄讀學校發(fā)生的真實事件,。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同學們在掌握急救這門技能之后,,都能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做出準確應對,。不僅如此,不少學生還主動變身“小導師”,,讓應急救護得到更廣泛的普及,。海淀寄讀學校在2017年就成立了一個類似于社團性質的“紅小龍急救隊”,,一般參與對外培訓,師生共同為全區(qū)各中小學,、社區(qū)進行服務,,服務主要包括為各校講解紅十字精神、進行急救技能培訓等,。三年來,,海淀寄讀學校已經為北外附小、西二旗小學,、農大附中,、上莊中心小學等60所中小學做了急救培訓。
海淀實驗四小也擁有一支由37名教師,、41名學生組成的急救隊,,老師里既有德育主任、保衛(wèi)主任,,也有體育教師,、美術教師、班主任等等,,而學生則由1-6年級各班學生組成,。北京中學更有一支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基礎生命支持社團,,經常在不同年級開展急救培訓及實地演練,。文/本報記者武文娟林艷蒲長廷劉婧雷嘉
攝像/本報記者郭謙視頻編輯/許彥明
內存
各學段分層教學培訓教師“持證”上崗
北京青年記者從全市各中小學了解到,高中生,、初中生以及小學生,,在年齡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層次不同,因此在急救知識掌握的側重點上,,各年齡段也會有所不同,。
“小學階段還是偏向于急救知識的教授,急救技能也集中在急救包扎,,五六年級階段才會推廣心肺復蘇的技能,,但也僅限于流程講授,沒有實操,。由于小學生體能受限,,只是了解心肺急救的知識,為初高中學習鋪墊,?!焙5韰^(qū)臺頭小學副校長、北京市紅十字會注冊急救師王燕介紹,。
專業(yè)課程需要具有專業(yè)資質的教師進行授課,。北青報記者從本市多所學校了解到,,在學校中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授課的老師均具備專業(yè)資質,。
比如,,京師實驗中學、北師大附中等學校,,每學年都會邀請北京市紅十字應急救護講師為師生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學習急救知識,增強救護能力,。除學校邀請專業(yè)的紅十字會專業(yè)教師授課之外,,166中學、臺頭小學,、海淀寄讀學校等學校的老師們,,也通過專業(yè)培訓,取得急救證,。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林艷蒲長廷劉婧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