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晉世家》記載了這樣一個經(jīng)典“玩笑”——西周初年某日,,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在園中玩耍,。玩到高興處,,周成王順手從樹上摘下一片桐葉,,用手撕成玉珪的形狀,,遞與叔虞說:“我用這個封你做唐侯?!笔逵輰W(xué)了大臣的樣子,,跪在地上,雙手接過桐葉說:“臣弟領(lǐng)旨謝恩,?!?/p>
這一幕被守在一旁的史官記錄下來,因“天子無戲言”而成真,。這便是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弟”,。
叔虞來到唐國后稱唐叔虞,其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nèi)有晉水,改國號為晉,。為了奉祀叔虞和其母后邑姜,,后人在晉水源頭建立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
據(jù)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記載,,當(dāng)時晉祠已有相當(dāng)規(guī)模,。浸潤于唐風(fēng)晉韻中,,晉祠歷經(jīng)3000多年的擘畫營造和修葺擴充,方有當(dāng)今之盛,。
晉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大多數(shù)人認識晉祠,,是從一篇名為《晉祠》的課文里,“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記憶深刻,。其實,,晉祠除了“山,、樹,、水”美外,更有西周的柏樹,、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隋朝的槐樹,、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鐘、元代的雕像,、明朝的石橋,、清朝的建筑、民國的涼亭,。
看晉祠,,就像看一部3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又像看一部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
晉祠有“三寶”,,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是三大國寶建筑。
“這是建于金代的獻殿,,是古代祭祀時陳列貢品的大殿,,外觀酷似涼亭,,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也是惟一的殿,、亭結(jié)合的獻殿,,堪稱古建瑰寶。古代祭祀時的貢品置于殿內(nèi),,不腐不壞,。”
邊走邊賞邊聆聽,,晉祠金牌導(dǎo)游員張楠滔滔不絕地談古論今:現(xiàn)在我們走到了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魚沼飛梁上,。它是現(xiàn)存古建筑中惟一的一座十字形古橋,梁思成嘆為觀止道:“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
“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殿高19米,,殿身四周圍廊,,是我國現(xiàn)存古建筑中‘副階周匝’的最早實例,也就是殿身周圍包繞一圈外廊,。殿里寬大,,空無一柱,整座大殿只依靠檐柱和廊柱支撐著,?!?/p>
張楠風(fēng)趣地說,不少游客看了圣母殿高低不一的柱子,,擔(dān)心地說“也該修修了”,。其實不然,大殿前排8根廊柱,,由中間向兩邊依次升高,,每柱升高6厘米,一共18厘米,,使得殿角高翹,,形成自然弧度,不僅增強了整座建筑的騰飛感和靈動性,,而且穩(wěn)定性很好,。你抬頭仔細看廊柱上的盤龍,這可是北宋原物,是我國現(xiàn)存惟一的木雕盤龍,。
“三寶”之外,,晉祠還有“三絕”。
站在難老泉邊,,自稱晉祠??偷膯讨墙L聲繪色地向記者介紹道:第一絕是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樹干粗壯,,好幾個人才能合圍。第二絕當(dāng)屬圣母殿內(nèi)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那些侍女像,,形態(tài)各異,表情豐富,,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第三絕便是這難老泉了。晉水有3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里流出,泉水清澈見底,,經(jīng)年不息,。
在晉祠,民間還有“晉祠廟里三面牌,,難老,、對越、水鏡臺”之說,,也即有名的“三匾”,,包括傅山神奇之筆“難老”,楊二酉秀麗之筆“水鏡臺”,,高應(yīng)元雄偉之筆“對越”,。
晉祠現(xiàn)存300余通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書寫的《晉祠之銘并序》最為珍貴,?!稌x祠之銘并序》碑為唐太宗于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東征歸來時率群臣重游晉祠感懷之作,后人稱之為繼王羲之《蘭亭序》后,,又一文筆俱佳的行書大作,。而武則天親自作序的《華嚴石經(jīng)》則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歷史最久,、且是惟一石刻版本。
有道是:“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游晉祠時豪情滿懷,不禁揮筆題詩云: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罄,,飛梁荇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晉祠現(xiàn)存有300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shù)品37尊,除此之外,,晉祠還有供奉治汾先人的臺駘廟,,尉遲恭的別墅,張氏,、王氏祠堂,,以及說不完的美麗傳說,真正是一部浸潤著唐風(fēng)晉韻的“百科全書”,。
晉祠,,向來自天南海北的中外游客展示著璀璨的歷史文化,講述著悠久的文明故事,,讓更多的人真正品味到唐風(fēng)晉韻的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