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蔡家崖,。牛亞平攝
開欄的話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收官之年,3700萬山西人民以必勝的信念,、豪邁的氣概向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三晉大地捷報頻頻,、號角錚錚,廣大干部群眾正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本報派出多路全媒體小分隊走進生機盎然的田野,深入如火如荼的工地,,記錄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感受群眾身邊的好處實惠,,展現(xiàn)在轉(zhuǎn)型發(fā)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生動實踐,。今起,本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推出記者發(fā)自一線的系列報道,。
蔚汾河在蔡家崖旁靜靜流淌,由幾十孔窯洞組成的晉綏邊區(qū)革命紀念館莊嚴肅穆,,它們蘊藏著數(shù)不清的紅色的故事,,歷史的足音在這里久久回響。
1948年春,,毛主席出陜北,、渡黃河,來到蔡家崖,,在這里發(fā)表了《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和《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69年后的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第一站就來到蔡家崖,。六柳廳外,丁香樹下,,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戰(zhàn)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xù)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而奮斗,?!?/p>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三晉兒女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9周年之際,記者循著領(lǐng)袖的足跡,,再次來到蔡家崖,,傾聽歷史的回音。
老區(qū)的底色更紅
6月28日,,午后的一場暴雨剛停,,紅色的霞光穿透云層,,灑落在蔡家崖村委的大院內(nèi),紅得似火,。在村里的文化活動室內(nèi),,75歲的溫志龍正跟67歲的牛秀平一個拉二胡,一個彈電子琴,,紅色歌曲蕩氣回腸,。
老溫21歲去北京當兵,之后轉(zhuǎn)業(yè)到同煤集團,,退休后回到了蔡家崖,,幾乎每天都要到村里活動室來拉會二胡。去年腦部做了一次手術(shù),,腿腳也不太靈便了,,談起晉綏歷史,談起毛主席,,談起習近平總書記,,老人顫巍巍地伸出大拇指,口里念叨著:“咱們蔡家崖人跟共產(chǎn)黨沒錯,,總書記還惦記著咱們老區(qū)人民,。毛主席跟習近平總書記都是咱們的好領(lǐng)袖。要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走,?!?/p>
對于91歲的晉綏老戰(zhàn)士劉丙濤來說,2017年6月21日,,是他一生中最為難忘的一天,。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蔡家崖村同包括劉丙濤在內(nèi)的15位老戰(zhàn)士老同志一一握手,,親切交談,,祝他們健康長壽,并同他們合影留念,。那幅珍貴的照片掛在老人家里最顯眼的位置,,是全家人的驕傲。
劉丙濤一直記著當時的情景:總書記握著我的手,,我的心咚咚直跳,,總書記親切地問我,多大年齡了,?我一下就放松了,,說88了。有您的英明領(lǐng)導,,是全國人民的福氣,。
3年時間過去了,,每當回憶起那個幸福的時刻,老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翱倳洓]忘記晉綏老戰(zhàn)士。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紅色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劉丙濤告訴記者,。
劉丙濤的老伴說,在這3年時間里,,老人每天都堅持看新聞聯(lián)播,,每當在電視里看到總書記的身影,都會自豪地說,,總書記跟我握過手哩,。
在蔡家崖村委院內(nèi),我們遇見了蔡家崖村的老村委會主任,、74歲的溫二油,,他是蔡家崖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安碳已率羌t色老區(qū),。無論是革命年代還是和平建設(shè)年代,我們蔡家崖人可以自豪地說,,時代在變,,但我們跟黨走的決心沒變。蔡家崖永遠是紅色的,?!?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 晉綏邊區(qū)革命紀念館常務(wù)副館長梁明德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標注了呂梁精神的新高度,,確定了呂梁精神的新坐標,賦予了呂梁精神新的時代內(nèi)涵,。我們要把呂梁精神代代傳承下去,,讓紅色基因滲透在一代代人的血脈中。
老鄉(xiāng)的生活更富
6月29日,,12時18分,,伴隨著長長的汽笛聲,由太原開往蔡家崖的4621次列車準時到達,。列車身上,,紅色的窯洞前印有八路軍的卡通形象,,腰別手槍,背挎大刀,,手握沖鋒號,,特別喜慶。這趟列車還有個特別的名稱——蔡家崖號,。
“通了火車,,出行方便多了。以前回一趟家,,坐汽車得折騰老半天?,F(xiàn)在坐火車4個來小時,睡一覺就到了,?!卑姿呐谔蚬ぃ瑤е掀藕⒆踊丶铱锤改?,一下火車就直奔縣城,。
2018年6月21日,太原到蔡家崖的雙向?qū)﹂_客運列車正式開通,,從此結(jié)束了蔡家崖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兩年來,“蔡家崖號”穿行在呂梁山間,,為沿線婁煩,、嵐縣、臨縣,、興縣100多萬人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脫貧助力,,蔡家崖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開往幸福的列車”。
蔡家崖站站長張培國說,,“蔡家崖號”列車開通兩年來,,已累計開行2792趟,運輸旅客223萬人次,,極大方便了老區(qū)人民出行,。去年七八月份,每天到站的游客有1000多人,。兩年來,,紅色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逐步成為興縣經(jīng)濟的重要增長極,旅游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18%以上的增幅,。
火車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也帶來了致富的希望。36歲的溫雪敏,在太原做了4年的廚師,。今年5月份,,他做了一個決定,辭掉了太原的工作,,回蔡家崖開了一家農(nóng)家樂飯店,。“受疫情的影響,,生意不是太好,,勉強能維持開支。但我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疫情只是暫時的,,咱蔡家崖肯定會越來越紅火?!睂ξ磥?,溫雪敏充滿了信心。
66歲的溫侯賴是蔡家崖村的黨支部委員,,平時不善言辭,,記者曾經(jīng)多次采訪過他,。
這次見到溫侯賴,,大伙都說去年他家有個好收成?!斑@多虧了在上海工作的女兒,。去年核桃打了600多斤,當時想著怎么能賣個好價錢,。跟女兒商量后,,她說試試幫著向同事們推介一下。沒想到600多斤核桃沒幾天就賣完了,,而且一斤賣到了12塊錢,,是咱們這兒價格的3倍多?!睖睾钯囍鲃哟蜷_了話匣子,。
這幾年蔡家崖的名氣越來越大,老區(qū)的農(nóng)特產(chǎn)品被外界逐漸熟知,。溫侯賴告訴記者,,今年他不僅要把自己家的核桃賣出去,還要發(fā)動大伙共同想辦法,,讓蔡家崖的農(nóng)特產(chǎn)品走出去,。
蔡家崖村黨支部書記溫利川說:“原本是貧困村的蔡家崖村,2015年實現(xiàn)整村脫貧。農(nóng)民的人均收入也由2017年的6200多元增加到了去年的7200多元?,F(xiàn)在老區(qū)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有信心跟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p>
奔夢的勁頭更足
這幾年蔡家崖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級黨委和政府對蔡家崖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但蔡家崖人自己應(yīng)該怎么干,?作為第一書記的賀建軍和村里的干部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把呂梁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xù)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而奮斗,。無論是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呂梁精神都是我們制勝的法寶,,這種精神蔡家崖人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帶領(lǐng)蔡家崖人努力奔向小康社會,。”賀建軍說,。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箲?zhàn)中,,只有9萬人口的興縣,養(yǎng)育了近4萬晉綏黨政軍革命隊伍,,全縣參軍人數(shù)達1萬多人,,犧牲3000多人?!?0多年前,,以蔡家崖為代表的晉綏老區(qū)人民跟著共產(chǎn)黨干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為的是共產(chǎn)主義理想,。70多年來,正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一切困難,,取得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事業(yè)的勝利。今天,,理想信念依然是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這是我們的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绷好鞯赂嬖V記者。
目前,,晉綏邊區(qū)革命紀念館正申請建設(shè)紅色基因庫試點單位,,就是為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蔡家崖成為一代代人永遠的精神家園。
在蔡家崖的北山上,,2000多畝桃樹,、杏樹、核桃樹遍布山頭,,這片經(jīng)濟林覆蓋了全村90%以上的人口,,每年能給每戶村民帶來500多元的收入;村里建起了300千瓦光伏電站,,每年能給集體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蔡家崖村還成立了經(jīng)濟合作總社,在村居民人手一股,,讓村民共享發(fā)展紅利,;今年縣里還將全力推進蔡家崖干部學院、蔚汾河蔡家崖段生態(tài)綜合治理工程等5個項目,,力爭使晉綏邊區(qū)首府旅游區(qū)達到“4A”標準,。
“蔡家崖越來越好,,但任何時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好日子都是干出來的,,輕輕松松,、敲鑼打鼓不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要跟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溫利川說,。
我們采訪結(jié)束的時候,,溫志龍和牛秀平合奏的《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樂曲聲在蔡家崖的上空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