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記者從全市文明交通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獲悉:按照小街巷治理“五個標準”要求,下一步我市將高質量、嚴要求、快節(jié)奏推進第三批211條小街巷治理工作,,確保從2020年起全市745條小街巷整體進入常態(tài)化管理。
據(jù)悉,,歷經(jīng)3個半月時間,,第二批小街巷治理任務于6月底全部完成,,計劃完成293條,,實際完成308條,超額15條,,全部達到驗收標準,。連同第一批治理的226條,全市總共治理小街巷534條,,取得顯著成效,。7月底,經(jīng)城六區(qū),、綜改區(qū)摸底排查,,全市第三批小街巷交通綜合治理任務初步確定為211條,其中,,迎澤區(qū)36條,,杏花嶺區(qū)76條,萬柏林區(qū)27條,,小店區(qū)40條,,尖草坪區(qū)10條,晉源區(qū)9條,,綜改區(qū)13條,。按照完成一批、申報一批,、驗收一批的要求,,目前,第三批小街巷已治理完成36條,。
在前兩批小街巷治理過程中,,涌現(xiàn)出一些治理的成功經(jīng)驗,例如尖草坪區(qū)匯豐街辦推行“136”工作法,,借助科技力量,,自主研發(fā)“文明交通城市管理中心”指揮平臺,實現(xiàn)了街辦管轄的所有街巷“日巡,、發(fā)現(xiàn),、派單,、查處、清潔”全流程閉環(huán)式網(wǎng)上指揮作業(yè),;萬柏林區(qū)加大長效機制建設,,制定了示范街14大項26小項百分制考核標準,打造了公園路,、雙擁路,、翡翠路等樣板工程;迎澤區(qū)在符合條件的交通路口施劃“車讓人”“人快行”提示語,,引入“隨手拍,、即時掃、馬上辦”科技手段解民意,、化難題,,研發(fā)“智慧交通”手機APP引導市民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