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過環(huán)境整治的董家莊村綠意盎然,。柴杰梁攝
車入東山,滿眼翠綠,,打開車窗,,清風挾著泥土的芳香撲面而來,。 一見面,董家莊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建明就自豪地說:“我們這里多會兒都是藍天白云,,晚上滿天的星星,,城里人來了就不想走?!?/p>
藏在深山有人識
董家莊是東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李建明在這里出生、長大,。他說,,小時候,村里空氣好,,環(huán)境美,,兩條小山溝——甘桑溝和秤棰溝,是他和小伙伴經(jīng)常玩耍的地方,,溝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后來,兩條溝里出現(xiàn)了大大小小的石料廠,,植被大面積死去,,裸露的山體風化斑駁、遍體鱗傷,,美麗的小山村變得青山不再,、滿目瘡痍。2015年,,森棲小鎮(zhèn)項目啟動,。幾年過去了,昔日那個破敗的小山村又重新恢復了生機,。
循著水聲,,我們來到位于甘桑溝的“森棲谷”。項目負責人王彬告訴我們,,“森棲谷”一期工程在2015年啟動時,,由于這里土壤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種下的樹都活不了,。”沒辦法,,大家只得先把風化的碎石一車車拉走,,再買回土方和石頭,夯實地基,、砌護山坡,,在建起小型循環(huán)水系的基礎上開始種樹,。
憶起幾年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森棲谷”總經(jīng)理郝志強感慨萬分:“我們先在山石上打洞,,然后填土,,再用吊車把一棵棵樹吊進山溝,讓它們在這里安家,。我們還移植了大量灌木,,播撒了野生花草種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山溝里郁郁蔥蔥,,放眼望去,桃樹,、杏樹,、山楂樹、櫻桃樹花果飄香,,玫瑰,、月季、格?;?、非洲菊爭奇斗艷……
種樹修路有良心
“森棲谷”的半山腰上,鑲嵌著一條登山步道,。
王彬說:“在鋪設這條步道時,,我們嚴格遵循生態(tài)環(huán)保原則,不用混凝土和石灰,,整個步道全用廢舊木材鋪成,。施工時,我們盡量避開樹木花草,,哪怕只是山間的一棵小樹苗,,我們也會繞開它?!?/p>
沿著6公里長的步道走了小半圈,,大家開始冒汗氣喘,然而,,這種有氧運動,,卻令人神清氣爽。步道旁,、山林間,,不時可看到山雞、喜鵲,、畫眉鳥,、布谷鳥,、孔雀等飛禽的身影。
樹種了,,路修了,,他們又用木材和石料建起了一棟棟設計考究的民宿。在這里,,人們可以體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意境,也可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靜,,既能仰望滿天繁星的夜空,也能依山傍水品茶垂釣…… 王彬告訴我們,,秤棰溝的環(huán)境整治和生態(tài)修復,,是“森棲谷”的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后,,人們來到這里,,可以飲香茗、品藥膳,,靜聽鳥語,、細嗅花香、坐觀魚歡,,遠離城市喧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讓心靈重歸寧靜,。
藝術走進山林間
在一座庭院門口的木牌上,,刻有“緣山房”三個字。
院子里有三孔窯洞,,窯洞前是一個戶外會客廳,,竹木建筑,寬敞明亮,。
見有客來,,身著對襟布衣的兩名中年男子迎了出來,他們就是這里的主人范永亮和張晉峰,。
范永亮搞雕塑,,張晉峰弄壁畫。二人此前一直想在山野間創(chuàng)辦一處藝術空間,。遍訪東西兩山后,,被董家莊的老窯洞和自然環(huán)境所吸引。2014年開始,他們將董家莊的古窯,、院落加以藝術化的整修改造,創(chuàng)辦了“緣山房”,。
老窯內(nèi),,陳設別致簡約,散發(fā)著藝術和鄉(xiāng)土氣息,,一件件雕塑,、繪畫作品和一種用心才能感覺到的味道撲面而來。
“這幾間窯洞都是兩百多年前建的,,之前早已破敗不堪,。”范永亮說,,窯洞里的土炕是舊的,,火盆、火爐是從民間收集來的老物件,。試想,,大雪封山,好友坐上炕頭,,飲酒,、品茶,談古論今,,圍爐賞雪,,美吧!
出得院來,,在掛滿果實的杏林和開滿小花的棗林之間,,有一處名為“杏壇春暖”的亭子,竹木和卷簾搭配,,木板鋪地,、陳木桌椅、陶罐,、插花……清新之氣,,溢滿山坡。好天里,,常有文化團體組織專家學者來此交流講學,,取“孔子杏壇講學”之意……
沿山坡拾階而上,樹林中一間圓形草屋進入眼簾,。范永亮說:“這種茅草屋在宋畫中常有,,我們建造時用了自然的石頭、泥土和茅草?!?/p>
置身茅屋,,視野開闊,透過卷簾和竹葉,,山巒,、花草盡收眼底,藝術的靈性和自然的淳樸相融其間,,使人心靜如水,,又空靈入境。
張晉峰說,,“緣山房”不僅有石磨上的粗茶淡飯,,竹亭里的山野清風,還有高山流水,、小橋人家,,能夠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 “緣山房”2015年建成后,,已經(jīng)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前來尋找寧靜,,凈化心靈。
難得城邊好氧吧
董家莊有村民50余戶100多人,,在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這個小山村還成了“煤改電”的示范村。
村民吳潤虎說,,村里“煤改電”后,,取暖做飯不僅省事兒了、干凈了,、安全了,,還省錢了。去年一冬天,,他家的取暖費比往年還省了200多元,。
李建明指著村委會大門前的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儀說,這是環(huán)保局安的,,對全村空氣質(zhì)量全天候?qū)崟r監(jiān)測,。他驕傲地說:“這幾年,村里的空氣質(zhì)量天天都是‘優(yōu)’,,我們這兒沒有霧霾,,是純天然的大氧吧?!?/p>
目前,,董家莊的綠化面積已經(jīng)達到4000多畝,,雨污分流系統(tǒng)和堤防砌護工程正在建設中,他們正向著美麗宜居示范村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