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晉源區(qū)新城廣場處處洋溢著喜慶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揚時代新風·迎二青盛會·慶祖國華誕”晉源區(qū)2019年元宵節(jié)社火巡演在這里舉行,。背棍,、鐵棍、秧歌,、鑼鼓、舞龍、舞獅,、高蹺、旱船等輪番登場,,精彩紛呈的表演吸引了上萬人觀看,。
上午9時,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晉源區(qū)6個鎮(zhèn)街,、4000人組成的非遺社火方陣浩浩蕩蕩走來,表演者下至五六歲的孩童,,上至七旬老人,,個個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表演隊伍由龍?zhí)炻烦霭l(fā),,沿文景街、萬壽路,、貞觀街巡游,,沿途設(shè)新城廣場、萬福路與貞觀街交叉口兩大表演點,,絢麗奪目的花車在鼓點中緩緩前行,,場面華麗壯觀。鏗鏘豪邁的鼓點奏出新時代最強音,,表達晉源干部群眾對取得的成就的自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秧歌隊翩翩舞動,,身姿靈活,,步態(tài)瀟灑,。舞龍表演通過人體運動和姿勢變化,完成龍的穿,、騰,、躍、翻,、滾,、戲、纏,,展現(xiàn)龍的精氣神韻,。龍隨鼓起,翻騰跳躍,,似騰云駕霧,。梅花樁上的舞獅表演,將獅的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神態(tài)盡現(xiàn),。5米長桿抖空竹,輕盈纖巧,,旋轉(zhuǎn)飛舞,,仿佛一架小型飛機在頭頂盤旋。巡游高潮不斷,,讓現(xiàn)場觀眾充分領(lǐng)略晉源區(qū)傳統(tǒng)民俗的獨特魅力,。
社火巡游的最大亮點當屬背棍和鐵棍,這也是社火表演中難度最大的項目,。背棍有40多公斤重,,成人背在肩頭,步伐要穩(wěn),,要把握好重心,,左右舞動出輕盈的步態(tài),表演的孩子們雙腿綁在棍子上,,隨著背棍人的步伐起伏搖擺水袖,。背棍后面就是社火巡游中最具華彩的鐵棍。鐵棍好似抬轎子,,木閣上以各種亭臺樓閣造型為背景,,孩子們扮成戲劇中各色人物,固定好雙腳站在上面,,隨著抬棍人的動作調(diào)整舞姿,,棍上棍下節(jié)奏一致,如行云流水,。
據(jù)了解,,太原的鐵棍源于民間抬閣,歷史悠久,。鐵棍融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shù)形式于一體,,具有芭蕾舞“托舉”,、秧歌“群舞”、高蹺“凌空”等表演的特點,,被譽為“流動的空中芭蕾”,。隨著晉祠廟會成為國家非遺項目,抬閣(鐵棍)這種表演形式也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巡游現(xiàn)場,,背棍的小演員們施以戲曲人物妝容,一個個或鳳冠霞帔,,或金盔鐵甲,,水袖翻飛,雉翎飄動,,乍眼望去,,仿佛凌空而來,又飄然而去,。精彩的表演引得觀眾連連稱奇,,大家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這熱鬧有趣的場景,。
在太原社火表演中,晉源社火最具農(nóng)娛屬性和地方特色,。這次巡演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是晉源人民建設(shè)活力晉源,、宜居晉源、魅力晉源,、法治晉源的重要呈現(xiàn),。